公司创业初期,生存是第一位的考虑因素,于是市场和订单是第一位考虑的事项,并且是重中之重,这是正确且现实的选择。问题在于,在中国的许多创业者们并不将法律风险防范工作视为开展业务必须的内容,在创业阶段思想上将法律风险防范工作并不列入重要之列,往往是到了发生问题了才想起要找个律师咨询。 创业初期的法律风险防范工作如此不重要吗?恰恰相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法律风险防范工作对公司的重要性,在创业期比在成熟期更为重要,理由如下: 1、创业初期的公司抗风险的能力尚弱小,那些成熟期的公司可以轻易面对的法律风险,对于创业初期的公司往往是严重打击,甚至是灭顶之灾。 2、创业初期属于打基础阶段,所有的制度建设性工作中的问题所带来的风险都会随着公司规模及业务的发展而扩大,会影响和阻碍公司创业发展。 3、创业初期,创业者之间,以及与核心关键业务人员之间处于磨合状态,如不重视这方面法律风险防范工作,容易引起矛盾并且无法有效解决以致公司迅速解体。 那究竟创业初期的法律风险防范工作有多重要呢?从我们为创业公司提供法律咨询服务的经验来看,创业者应当将法务工作的重要性与财务工作同等视之。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创业公司在初期就一定要另行设立一个法务岗位或聘请外部法律顾问,而是说创业者必须在思想上提起对法务的重视,出于成本考虑,创业者可以自行从法律角度审查管理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以及对外经济交往。给一个更方便记忆的原则,那就是:某件事在财务方面需要管理或关注的,那么也应当从法律方面进行管理和关注。 我们对公司创业初期常见的法律风险及防范措施罗列如下: 一、出资不实的法律风险 1、虚假出资的法律风险 【风险提示】:指出资人违反法律规定未履行出资,通过虚假手段取得验资机构验资证明,从而造成表面上已按章程约定的出资数额出资,但实际上并未出资到位的情形。其他股东对其要承担连带责任,同样也给公司造成极大的损失。 【防范措施】:对此,虚假出资人要为自己的虚假行为向其他出资人承担违约赔偿责任,向公司承担补缴出资责任及赔偿责任;向公司债权人承担无限清偿责任或有限补充清偿责任;情节严重的,还可能受到刑事责任追究。在公司设立过程中,此时公司还不具有法人资格,根据资本充实的原则,在公司设立之后,由其他股东对其承担连带责任。 防范措施具体包括: (1)正面引导,加强投资者的道德,法律意识; (2)加大对虚假出资者的责任; (3)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建设; (4)规范审查机构及工作人员的审查行为; (5)规范公司注册代理机构的业务行为; (6)加强行政监督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