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免费法律咨询
问题类型: 我有法律问题,需要咨询一下;
我的问题紧急,需要委托律师;
我要打官司了,想找个好律师;
详细内容:
您的称呼:
联系电话:
qq:
 
资讯中心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律所动态 浏览文章

企业家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法律思维?

时间:2014年06月27日    信息来源:互联网   点击:

法官、检察官、仲裁员、律师、法学教授、企业法律顾问这些法律群体,都是靠法律吃饭的,因此毋庸置疑都需要采用一个共同的思维模式——即法律思维。法律思维是法律人的职业特征和法律职业共同体的联结纽带,但法律思维并非法律人的专利。法律思维是人在决策的过程中,按照法律的逻辑,来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换句话说,法律思维是当人在遇到问题或者纠纷时,不是凭着自己的道德感受,也不是凭着自己的个人喜恶来随意的进行决断,而只是在法律的框架内,理性的分清法律关系,依据法律的规定来解决问题、作出决策。在法治社会,上至高官,下至平民,无论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还是普通个人,要在这个社会立足都需要掌握一定的法律思维。

企业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绝大多数会表现为法律关系,企业经营中的公司设立、并购、营销、业务合作、财务、人力以及知识产权的运营等经营管理活动绝大多数本质上都是法律行为。因此,企业家作为企业的核心决策者,也需要具备必要的法律思维,才能使企业的管理工作顺利进行。近些年,诸多企业家落马,诸多大企业走向沉沦,追根溯源,都可以看到企业家自身法律思维的欠缺。

也许有人会说,企业家日理万机,法律的事交给律师办就好了,自己不需要什么法律思维。我们看到,很多出事的企业都是有专门的法务部或者专业的法律顾问的,但却没有起到防火墙的作用。这是因为,企业家在决策时往往更相信自己的直觉和经验,或者更相信关系的作用,而对律师的意见往往并未给予充分的重视,或者在决策时跟本想不起叫律师过来商量。既便有些重大决策请律师提供咨询意见,但最终拍板还是要靠企业家自己。律师只能提供参考意见和提示风险,不能代替企业家做决策。企业家在决策的那一刻,往往是孤独的。如果企业家自身不具备一定的法律思维,则可能会做出错误的决策,给企业带来法律风险。

那么,企业家需要怎样的法律思维呢?显然,企业家无须成为法律专家,无须具备像法律人那样专业严谨的法律思维。企业家只须掌握与企业管理相适应的法律思维方式和分析方法,在企业经营管理中遇到各种法律问题时,能对法律风险保持适当的敏感,运用法律的思维方法做出科学的决断即可,对于专业的法律问题可以借助法律专家的智慧。企业家的法律思维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规范性思维。

“法律思维区别于其他思维模式的特征,就在于法律思维是规范性的思维。”“法律是社会生活中的行为规范,规范性是法律的本质属性。”(梁慧星语)。法律规定为法官树立了裁判的标准,用来指引法官裁判案件,更是为人们行为自由划定了边界。在法治社会,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主体,也需要遵守社会的交易规则和行为规范,循法而行。这就意味着,企业经营者需要对市场的商业规则、经济秩序以及法律责任有准确的理解和把握。如果企业家对法律一无所知,所经营的企业也就难以在社会上立足。

美国有位律师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次,他五岁的儿子严肃地对他说“我讨厌法律,我想kick(踢走、赶走)法律”,他听后,同样严肃地对儿子说:“你想kick法律,法律会先kick你的。” 企业家也只有树立尊重规则的思维,才能在市场中立足。破坏市场的规则,终将被市场抛弃。创维数码董事局主席黄宏生曾经雄心勃勃要利用海外资本市场将他的家电帝国做大做强,但却由于漠视上市规则而被香港廉署传讯并判处六年监禁。企业家只有对规则保持足够的敬畏,提高守法意识,才能铸就长青基业。

服务导航

扫扫加微信
微信号:
15333828211

律师免费咨询:
18739913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