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免费法律咨询
问题类型: 我有法律问题,需要咨询一下;
我的问题紧急,需要委托律师;
我要打官司了,想找个好律师;
详细内容:
您的称呼:
联系电话:
qq:
 
资讯中心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法律法规 浏览文章

双11疯狂来袭,请看完这三个法律问题再动手吧!

时间:2015年11月11日    信息来源:互联网   点击:

二、五大法律风险

“双11”,电商积极备战,借机推出各种促销活动,制造出巨额的消费量。然而购物大潮过后,各种网购纠纷等“后遗症”频现,集中暴露了网购模式下的法律风险。

【风险一】买家频遭“超卖”

“超卖”,指的是卖家超出库存货物量接受订单导致的无法供货现象,结果便是买家在网上对某件商品下了订单并支付了款项,却无法如约获得商品。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多种:一是商家确实无货,但这种现象较为少见;二是商家为扩大交易量,增加评级指数(俗称“刷榜”)而进行的虚假促销,这种情形在实践中较为常见;还有一种是因交易平台系统问题造成商家无法及时核对库存和订单信息。“超卖”造成对买家权益的侵害。

解析:网购也是一种买卖协议。商家在网络平台上发布商品销售信息、价格,即构成合同法上的要约;买家一旦拍下该商品,即构成合同法上的承诺,此时双方即成立了买卖协议。在商家发布商品销售信息时未列明并提示注意商品限售件数、购买时限等条款的情形下,如买家已履行付款义务,那么商家亦应履行交货义务。商家以缺货理由拒绝发货,就构成了违约,应承担违约赔偿责任。因此,在买方遭遇“超卖”时,不仅可以要求商家退还货款,还有权主张商家就违约行为赔偿损失。

【风险二】商品质量纷争多发

有报道称,去年“双十一”网购的退货率达25%。在居高的退货率背后,除了因不冷静消费导致的退货情形外,因商品质量争议导致的退货也占有相当比重。商品质量问题一直是网购中的一大维权难点。因为在网购模式下,消费者不能现场体验商品的外观、性能,而仅能凭网上的商品信息来决定是否购买,很容易就商品质量与商家发生争议。

解析: 网购质量纷争主要体现为商品存在质量瑕疵和到货商品与约定商品不一致两大类型。商品质量瑕疵有可能在生产环节、销售环节、物流运输环节等多个环节内产生,在这种情况下,买家在收到快递的商品后,应先进行验收,要仔细检查外包装,看有无毁损、变形,并验收货物的性状,待确认无误后再签收。在实际商品性状与商家在网上描述的商品信息不一致时,买家应第一时间截留商品销售信息网页,保留好与卖家的交易、协商过程记录,在保留好第一手证据后,可以先向商家反映情况,也可向网络平台、消协等单位进行投诉,必要时可通过诉讼手段予以维权。

【风险三】网购欺诈多样化

“双十一”期间出现的网络欺诈行为主要体现为三种模式:一种是价格欺诈,商家以打折为促销宣传,却在打折前先行提高销售价格,使消费者误认为享受到了价格优惠而实施购买行为;一种是质量欺诈,即商家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使消费者误以为是真品而以合理价格进行购买;还有一种是钓鱼网站,这种网站往往伪装成商家或交易平台,骗取买家的网络账号、银行账户和密码等信息,实现盗取用户账户钱款的目的,此种行为已超出了民法意义上的欺诈范畴,涉嫌构成了刑法意义上的诈骗。

解析:在进行网购时,首先要谨慎选择交易对象,在与陌生商家交易时,尽量选择有较好信用制度和保障制度的交易平台进行交易,尽量使用第三方支付手段或采用货到付款方式,而不轻易预付钱款;选择货物时,要尽量做到货比三家,不轻易选用远低于合理市场价格的商品;交易过程中,不轻信他人,不轻易泄露账户信息,保护个人隐私和财产安全;交易完成后,要保存好交易信息和电子交易单据,以防纠纷发生。在真正遭遇了网络欺诈后,可及时向网络交易平台投诉,由网络交易平台代为向商家交涉;或者根据属地管辖原则,向票据公章所在地的省市级消协进行投诉;必要时,可向商家所在地的法院起诉,以诉讼手段来主张损失赔偿;在遭遇骗子和钓鱼网站诈骗时,应及时向公安部门报案,争取减少财产损失。

【风险四】“定金”非“订金”,定金不可退

文先生来电咨询12348热线:去年“双11”前两天,他在某电商处看中一床羽绒被,售价2499元,店家称预付定金99元,“双11”当天最低成交价1299元。文先生一看能优惠这么多,就赶紧支付了定金,2天后文先生又发现其他电商活动价格更便宜,相同规格的羽绒被只要999元。于是文先生要求电商退还定金,电商以“下定单时已明确告知定金不退”为由,拒绝文先生的退款申请。文先生咨询12348热线,新实施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不是说网购7天无理由退货吗,我才付款2天怎么就不退?

12348热线律师刘恺恺答复,文先生交付的定金不能退还。根据《担保法》和《合同法》的规定,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义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义务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风险五】保护个人隐私,付款退款时谨防被“钓鱼”

王小姐向12348热线来电反映,大约一周前,她在淘宝某店铺购买了一件衣服,付款成功后的第二天,她接到自称该店客服的电话,告知王小姐所购买的衣服缺货,让王小姐申请退款。

因为对方能详细说出王小姐购买的商品、收货地址等信息,王小姐没有过多怀疑。为了能及时退款,她按照对方的要求,在对方提供的链接上办理退款手续,输入自己的银行账号、密码。第一次输入完毕后,对方告知王小姐,退款不成功;王小姐再次输入银行账号、密码,这次成功了。几分钟后,王小姐收到银行短信通知,她的银行卡刚刚消费了8000元,王小姐这才意识到自己上当受骗了。

刘恺恺律师分析,王小姐遇到的就是网络钓鱼诈骗,不法分子利用王小姐的订单信息取得王小姐信任,再以退款为由,诱使王小姐输入银行卡号、密码或口令,骗取钱财。刘恺恺提醒,消费者在网络购物时必须提高防范意识,时刻注意保护自己的私密信息。

服务导航

扫扫加微信
微信号:
15333828211

律师免费咨询:
18739913255